学院研究生培养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人:学院管理人员 发布日期:2023-09-06

8月26日,学院研究生培养交流会在中山大学海琴6号础426举行,该交流会由麻豆导航张莉教授主持,来自各院校的参会嘉宾就研究生培养方法与经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image-20240318155547-1

图 研究生培养交流会现场

?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瑞明教授分享了举办讨论班和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强调了导师对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举办讨论班时,刘老师对师生的出勤情况有较高要求,并确保老师对每次汇报做高质量点评,对于日常研究生培养,刘老师要求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并提出选题。

image-20240318155555-2

图 刘瑞明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中山大学的杨海生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培养学生的两点经验:报告和抄写。杨老师强调,报告是学生汇报成果的较好形式,尤其在学生复现国际顶刊论文时,以报告形式呈现的结果会更为规范。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杨老师要求学生坚持抄写国内顶刊文章的引言、摘要与总结。

image-20240318155602-3

图 杨海生副教授分享学生培养心得经验

?

?上海财经大学的张熠教授分享了双边论坛、课程设置和科学史培养的经验。首先,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平时会联合外校的团队举行双边论坛,让学生学习他人长处的同时,认识到自身短板与不足。其次,课程体系设置完善也很重要,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希望能从学术水平、演讲能力、决策咨询、申请课题、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培养综合型人才。最后,张老师提出要注重对学生科学史的培养,跳出经济学范畴、掌握科学发展的规律。

image-20240318155609-4

图 张熠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强远副教授分享了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四个平衡:一是技术与灵感的平衡,强调了有好的灵感想法的重要性。二是长期和短期的平衡,学生最好有一长一短两个选题,在大方向遇到阻碍时,可以尝试在小选题上取得进步。叁是共性和特性的平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导师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法。最后是学生与老师的平衡,人大认可研究生和本校老师的合作论文,以学生为纽带串联起校内老师间的合作。

image-20240318155615-5

图 陈强远副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李辉文教授强调了内驱力的重要性,提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老师们应更多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驱动力。“大学是把青年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共同对火热的生活进行有想象力的探究”,高等教育没有兜底的义务,可以重点培养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优秀人才。

image-20240318155620-6

图 李辉文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孙楚仁教授分享了两点心得经验,一是要培养学生不盲从的科学思辨,在拓展学科边界、培养精英性人才之外,还要兼顾学生主体,培养能自我发现、自我解放、自我认知的学生。二是随着颁丑补迟骋笔罢等人工智能的兴起,老师对学生技术水平要求可以有所降低,更注重学生对深层知识的挖掘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image-20240318155626-7

图 孙楚仁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暨南大学的王贤彬副教授就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经验分享。对于硕士研究生,王老师认为要区分其是否有学术志向、筛选出有学术兴趣的学生,注意因材施教。在博士生培养方面,近几年学院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延长叁高授课学期、提高课程难度,配置学术副导师等。最后,王老师强调了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重要性,应该要培训好新的博士生导师,提高导师的学生培养能力。

image-20240318155632-8

图 王贤彬副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广东金融学院的项后军教授就研究生培养分享了几点心得:一是强调了学术兴趣的重要性,在学生选择走向学术道路之前,要向学生明确告知学术的艰辛,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兴趣的学生再继续选择学术。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学术自信心,鼓励其提出文献中的问题和漏洞。叁是要以民主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不要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观念,将彼此视作共同进步的伙伴。四是要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框架,好的选题是最重要的基础,确认选题后要明确论文框架、创新点后再动笔,确保论文方向正确。

image-20240318155638-9

图 项后军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华南理工大学的陈羽副教授首先提出了研究型和应用型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差异,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型学校的定位,陈老师介绍了经济与金融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的就业去向、学术意愿与总体情况,表示未来将加强校内外研究生导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image-20240318155644-10

图 陈羽副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澳门城市大学的周泳宏教授介绍了澳门与内地博士生培养的差异,具体从博士学费、学生来源、发表期刊、导师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总体而言,澳门政府比较重视对境外学生的保护,研究生导师会根据学生自身目标与发展规划,针对性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image-20240318155650-11

图 周泳宏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中山大学的郭凯明教授从学院和自身两方面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心得经验。从学院来看,岭南学院近几年增加了专题课程的设置,同时加强了研究生过程考核、博士生年度考核和毕业要求。从个人经验来看,郭老师提出要重视研究生与研究领域相关的课程基础,加强研究生对现实情况、中国经济的理解,导师也要持续学习提高自身指导能力。

image-20240318155656-12

图 郭凯明教授分享研究生培养心得经验

?

编辑:周泽宇

校对:陈彦蓉

初审:刘如晓

审核:朱昌平

审核发布:王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