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学术 | 我院张莉教授的论文在《经济学(季刊)》发表
个人介绍
张莉,麻豆导航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现代财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土地经济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先后担任中国经济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房地产中青年学者30人论坛成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院访问学者、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等。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等课题10余项,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我院张莉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中泰证券研究所刘雅丽合作的论文《税收激励与城市商住用地结构——来自“营改增”的经验证据》,已于近日在国内顶级期刊《经济学(季刊)》正式发表,张莉教授为第一作者。
论文介绍
城市内部的土地高效利用是事关城市空间治理的大事。在城市经营性用地中,工业用地过多而商服用地少的结构问题受到很多关注。而事实上,在城市内部,商服用地与住宅用地形成竞争,工业用地与前两者有很大差异,我国存在着住宅用地不足而商服用地过多的结构问题。
为什么地方政府会供给更多的商服用地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营改增”冲击,运用渐进顿滨顿模型,从地方政府的税收激励角度,解释城市内部商服和住宅用地的结构问题。我们发现,“营改增”后地方政府显着减少商服用地的出让,住宅用地出让不直接受到影响。改革前营业税占比越高(服务业占比越高)、财政收入越充足的地方,改革后地方政府更多减少商服用地的出让;而改革前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的地方,改革后更多增加住宅用地的出让。微观证据显示,越靠近市中心,改革后地方政府出让的商服用地减少得更多,相反,市中心更多出让住宅用地,供地结构得到优化。此外,本文还发现商住用地的配置失衡与地方土地供给约束有关,改革前约束小的城市商住配置更加平衡。在建设用地指标限制下,土地供给越是收紧的城市,由税收激励造成的商服用地相对住宅用地供给过多就会更加严重。“营改增”改革缓解了商住地价“倒挂”,缓解了住宅用地价格过高的问题。
以上说明,一方面,税制改革会改变地方政府的激励,以及对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土地要素市场改革来调整地方政府的约束条件和行为。